夏至
夏至已至
夏至時節(jié),天時漸短,光陰漸長。
早時沐浴晨光,午時倦聽蟬鳴,夜里輕撫流螢。
夏至·歷史淵源
公歷6月21日或22日,當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晝時間最長,這一天便是夏至。夏至標志著炎熱的夏季正式開始,此后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但氣溫仍會持續(xù)升高。
自古以來,夏至不僅是農(nóng)耕生產(chǎn)的重要節(jié)點,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人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祈求豐收和吉祥。
夏至·三候
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蟬始鳴,又五日半夏生,即每隔五日是一候。
一候:鹿角解。
因鹿是陽性山獸,夏至到來,陽氣盛極而衰,鹿角感陰而脫落。
二候:蟬始鳴。
蟬生于盛陽,感陰而鳴。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半夏開始出現(xiàn),而喜陽的生物卻開始漸漸衰落。
夏至·習俗
吃夏至面
夏至吃面是許多地區(qū)的傳統(tǒng)習俗,面條營養(yǎng)豐富,能滿足口腹之欲,也象征著生活的長久和順遂。
夏至節(jié)
自古以來,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國放假,中國一些地方有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
吃荔枝
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荔枝營養(yǎng)高,有健腎補心功效荔枝類美食是夏至筵的上等菜品。
食麥粽與夏至餅
江南地區(qū)有夏至食麥粽的習俗,麥粽不僅自食,還作為禮物饋贈親友。同時,農(nóng)家會制作夏至餅,祭祖后食用或分贈親友,寓意團圓和分享。
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有慶祝豐收、祭祀祖先的習俗,以祈求消災年豐,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夏至·文學
夏至諺語
1、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2、夏至狗無處走。
3、夏至有雨三佚熱,重陽無雨一冬睛。
4、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5、芒種栽秧茸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6、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7、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8、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
9、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10、夏至雨點值千金。
11、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12、夏至東南風,十八天后大雨淋。
13、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夏至詩詞
《竹枝詞》
【唐】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微涼》
【宋】寇準
高桐深密間幽篁,
乳燕聲稀夏日長。
獨坐水亭風滿袖,
世間清景是微涼。
《詠廿四氣詩·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穴,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云屢?guī)Ш纭?/p>蕤賓移去后,二氣各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