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講給孩子的二十四節(jié)氣
秋分是第十六個節(jié)氣
通常在9月22日至24日之間
秋分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
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
秋分的特征
秋分的“分”字意為平分,表示這一天晝夜平分,各12小時。自此之后,北半球的晝短夜長現(xiàn)象會越來越明顯,氣溫逐漸下降,標志著真正的秋季已經到來。
在秋分期間,北半球大部分地區(qū)開始進入秋季。白天氣溫適中,但早晚溫差較大,人們常說“早穿棉襖午穿紗”,正是對這一時節(jié)氣候特征的生動描述。此時,農作物進入成熟期,是收獲的重要時刻。
秋分三候
初候:雷始收聲
古有云:雷,二月陽中發(fā)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雷因陽氣盛而發(fā)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因此秋分后下雨不會再打雷了。
二候:蟄蟲坯戶
天氣變涼,蟲鳴聲逐漸減少,蟄居的蟲子開始藏入洞穴,以防寒氣入慢。
三候:水始涸
天氣干燥,降雨量減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開始逐漸減少,沼澤和水洼逐漸干涸。
秋分的習俗
在中國民間,有“秋分豎蛋”的傳統(tǒng)習俗。據(jù)說在秋分這一天,由于地球的引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更容易把雞蛋豎立起來。這一活動不僅充滿趣味,也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和理解。
豎蛋
秋分與中秋節(jié)相近,因此有些地方會在秋分這一天進行祭月活動。古人認為月亮象征著團圓和豐收,因此會在這一天向月亮祈求豐收和家庭幸福。
放風箏
秋分時節(jié),天高氣爽,豐收在望,此時也是人們放風箏的大好時節(jié),特別是孩子們,最是喜歡。因此在很多地方都有在秋分日這一天放風箏的習俗,甚至還會舉辦放風箏比賽,大大小小的各種風箏在天空中飛舞,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氣氛非常濃郁。
秋分文學
秋分諺語
秋分秋分,晝夜平分。
二八月,晝夜平。
八月十五雨一場,正月十五雪花揚。
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見麥苗,寒露麥針倒。
勿過急,勿過遲,秋分種麥正適宜。
秋分麥粒圓溜溜,寒露麥粒一道溝。
適時種麥年年收,種得晚了碰年頭。
早谷晚麥,十年九害。
詩人眼中的秋分